陈学存教授,1917年出生,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博士生导师。“精力充沛、步履稳健、思维清晰敏捷”这几个词很难让您把它们和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联系起来。但是陈学存,这位营养学和医学界元老,却分明集上述特征于一身。
一 有了压力要倾诉
在陈老看来,心情愉快是最重要的,它关系到健康的各个方面。“从生理上说,人的身体是由神经系统支配的,心情好,神经系统工作就正常;心情不好,则容易出现神经内分泌紊乱。”
怎么才能天天快乐呢?对此,陈老说出了自己的秘诀:一是要宽容,二是要多与人交流。宽容,就是不要过于斤斤计较。你算计得越多,心理负担越大,就越难觉得愉快。不管是对人,还是对事,都应该尽量看开一点。如果压力太大,找朋友、同事聊天,把需要释放的东西宣泄出来,就会轻松了。
二 运动要兼顾身心
“人的身体就像机器老不用就会生锈,得经常活动一下。”陈老告诉记者,他在年轻时很喜欢跑步,因此到现在心脏都健康得不得了。现在年纪大了,不能跑了,就改散步,坚持每天到天坛公园走上30分钟。
相比较身体锻炼,陈老对脑力运动更是重视。“我虽然不会下棋,但有喜欢的专业,很关心营养学、医学的研究进展。所以,看报纸、看新闻、和年轻人聊天都成了获得信息的最好途径。”
三 吃饭别太“细”
谈到饮食营养,这可是陈老的老本行。但陈老表示,他平时也从没吃过什么特别设计的“长寿”菜谱,就是吃得杂一些,肉、蛋、奶、蔬菜、水果、细粮、粗粮,什么都来一点。因为营养素的种类很多,分布在不同的食物中,什么都吃,才能最大可能地保证营养素的摄取。“有些人年纪一大,就什么都不敢吃了,其实没必要。比如胆固醇,很多老人不敢碰,但这是人体的正常需求,即使不从食物补充,身体也会自己合成,还要耗费其他营养。所以对老人来讲,每天吃两个鸡蛋没什么大问题。”
2006年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